為提振經濟,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日前再度敦促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美聯儲)降息。種種跡象顯示,特朗普將提名兩位與自己意見一致的候選人擔任美聯儲理事,美聯儲獨立性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與此同時,受美聯儲和自身經濟減速影響,全球主要央行也將進一步夯實寬松基調。
特朗普表態(tài)考驗美聯儲獨立性
在5日白宮的講話中,特朗普表示,美聯儲應該降息,這樣才能使美國經濟出現“火箭式”增長。他指出,最新公布的就業(yè)數據顯示,美國經濟表現良好,但他補充稱,美聯儲的行動確實減緩了經濟增長。“如果美聯儲降低利率,美國經濟將像火箭一樣上升。”他說。
特朗普公開建議重新采用金融危機時的量化寬松,即美聯儲出售證券以放松資產負債表的政策。
而市場更關注的是美聯儲未來能否保持決策獨立性,減少政治因素干擾。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日前報道,特朗普宣布,他將提名披薩公司老板赫爾曼·凱恩和保守派經濟學家斯蒂芬·穆爾為聯邦儲備委員會理事。自上任以來,特朗普已經任命4人進入有7名成員的美聯儲董事會。
此次被特朗普提名的人選被媒體廣泛評價為“相對非常規(guī)選擇”,這增添了市場對特朗普安插自己人進入美聯儲決策層的擔憂。
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回應稱,總統(tǒng)有權力獲取來自投資界和商界的更多信息,“對于美聯儲我們并不是施壓其獨立性,只是我們有自己的觀點”。
他還說,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也強調了全球經濟在放緩,因此有必要盡快降息。
俄勒岡大學央行研究領域專家、經濟學教授杜伊對媒體表示,美聯儲獨立性正遭受到幾十年來最強的沖擊,“自上世紀70年代,美聯儲沒有再被總統(tǒng)要求降息刺激經濟了”。市場機構也紛紛表示,特朗普的表態(tài)一再升級對美聯儲獨立性的質疑。
經濟下滑在所難免
經濟學家認為,隨著特朗普政府減稅政策的刺激效果逐步消退,以及美聯儲逐步加息和金融環(huán)境收緊,美國經濟增長大幅回落是必然的。早在去年10月,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基金就曾警告,美國經濟增長可能已經“見頂”,未來美聯儲繼續(xù)收緊貨幣政策可能會對金融市場和美國經濟產生更大壓力。
從美國GDP各項構成來看,去年第四季度美國經濟增長顯著下滑主要原因有:其一,占美國經濟總量約70%的個人消費開支增長放緩。當季,美國個人消費開支按年率計算增長2.5%,增幅低于第二季度的3.8%和第三季度的3.5%。
其二,特朗普政府減稅政策對企業(yè)投資的提振作用有限,同時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令部分企業(yè)推遲投資計劃。當季,美國非住宅類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4%,增幅略高于去年第三季度的2.5%,但低于去年第一季度的11.5%和第二季度的8.7%。
其三,2018年美聯儲加息四次已對房地產等利率敏感性行業(yè)產生明顯壓力。去年第四季度美國住宅類固定資產投資下滑4.7%,連續(xù)第四個季度出現下滑。
其四,受去年底聯邦政府部分機構“停擺”影響,當季聯邦、州和地方政府支出下滑0.4%,扭轉了前三季度政府支出持續(xù)增長的勢頭,對美國整體經濟增長造成一定程度拖累。
近期公布的美國消費支出、制造業(yè)生產、新房開工、舊房銷售等一系列經濟數據均表現疲軟,證實美國經濟增長放緩的勢頭已從去年第四季度延續(xù)到今年第一季度?!度A爾街日報》3月份進行的調查顯示,經濟學家預計第一季度美國經濟增速將放緩至1.3%。
牛津經濟咨詢社美國經濟學家格雷戈里·達科認為,去年第四季度正是美國經濟的“轉折點”,進入2019年美國經濟增長將明顯減速。他說:“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將走向衰退,而是今明兩年的經濟增速將放緩到2%左右。”
達科的判斷與美聯儲、美國全國商業(yè)經濟協(xié)會等機構的看法一致。美聯儲上周發(fā)布的季度經濟預測顯示,今明兩年美國經濟增長預期中值分別為2.1%和1.9%。美國全國商業(yè)經濟協(xié)會近日發(fā)布的前景調查報告預計,美國經濟增速將從2018年的2.9%放緩至2019年的2.4%和2020年的2%。
另外,近期美國國債市場出現短期國債收益率反超長期國債收益率的倒掛現象,反映出投資者對美國經濟增長前景感到擔憂,市場對美聯儲降息的預期也逐漸升溫。
主要央行寬松氣氛或更濃
隨著美國央行政策“轉鴿”,全球其他央行的降息或維持超低利率的舉動也增添了寬松氣氛。
美聯儲今年大概率暫停加息,并將于9月提前結束收縮資產負債表。以往規(guī)律表明,美聯儲一旦暫停加息超過一年,短期內基本不會重新啟動。
歐元區(qū)方面,歐央行3月的利率前瞻指引將前次會議的“預計至少在2019年夏天前將保持利率不變”修改為“預計至少在2019年底前將保持利率不變”,并且決定推出新一輪的定向長期再融資操作(TLTRO-III),表明歐央行年內加息幾無可能??紤]到歐元區(qū)銀行放貸意愿較為低迷,預計TLTRO-III難以帶來歐元區(qū)流動性的明顯改善。如果歐元區(qū)經濟未來進一步下滑,鑒于基準利率已降至0%,不排除歐央行會重啟QE。
分析人士稱,貨幣政策要根據形勢變化調整優(yōu)化。本輪全球貨幣政策取向的變化,是因為全球經濟趨于走軟。最新數據顯示,一些經濟體制造業(yè)PMI處于下行通道,3月歐元區(qū)PMI指數僅有47.6%,創(chuàng)下近85個月新低,日本3月PMI為48.9%,連續(xù)四個月下滑。與此同時,美聯儲已經連續(xù)兩個季度下調未來經濟增長預期,3月歐央行則將歐元區(qū)經濟增長預期由2018年12月預測的1.7%大幅下調至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