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大清洗”:股價罕見破千后8名高管空降 經銷商暴減533家背后
北京時間財經 李洪力
李靜仁成茅臺二號人物。
貴州茅臺股價在史詩般突破千元之后,這家國內頂級白酒企業(yè)正經歷一場外科手術般的自我救贖。
7月2日晚,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茅臺集團)和旗下上市公司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下稱 貴州茅臺)均對外公告,出現(xiàn)眾多高層人事變動。
外界頗為關注的是,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及貴州茅臺董事長、總經理李保芳不再擔任茅臺集團總經理職務,不再代行貴州茅臺總經理職責。李靜仁任茅臺集團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代行貴州茅臺總經理職責。據(jù)悉,55歲的李靜仁職業(yè)履歷從未涉足酒水飲料行業(yè),這距離他2018年10月履新茅臺集團還不到一年時間。目前來看,身兼數(shù)職的李靜仁已成茅臺二號人物。
時間財經發(fā)現(xiàn),此次高層變動較為劇烈,集團層面共有8項人事變動,上市公司層面共有3項人事變動,部分高管新增職位、部分卸下職位,部分離開茅臺系公司。
白酒分析師蔡學飛對時間財經表示,茅臺大換血與前一階段茅臺打擊內部腐敗、廠商尋租勾結、主營業(yè)務直銷化有直接關系。從李保芳執(zhí)政茅臺的一系列戰(zhàn)略來看,業(yè)內普遍認為,李是位具有政治智慧與遠見的企業(yè)負責人,對于茅臺的資產維護,業(yè)務可持續(xù)發(fā)展以及品牌形象提升都有積極作用,茅臺整體戰(zhàn)略變得更加低調與務實。
時間財經就人事變動、內部反腐等事項撥打貴州茅臺董秘辦電話,對方表示,不會對經營造成影響,至于是否與內部反腐有關,不作回答。
值得一提的是,7月1日上午,貴州茅臺股價首次突破了千元大關,對應的總市值達1.296萬億元,上升至A股總市值排名第4位。
空降替舊部
根據(jù)7月2日公告顯示,貴州茅臺聘任劉剛擔任公司副總經理、財務總監(jiān)。從披露的履職信息來看,劉剛1992年從貴州財經學院畢業(yè)后,直接進入了中國建設銀行貴州省分行工作,后先后任建行安順市分行黨委書記、行長,貴州銀行財務部總經理、貴州銀行行長助理等職位,此前并無在茅臺工作經歷。
另外,原貴州七冶建設集團副總經理劉大能出任茅臺集團副總經理一職,原貴州省高院民二庭庭長段建樺出任總法律顧問一職。
時間財經梳理發(fā)現(xiàn),已有8名為“空降”進入茅臺履職。包括一把手李保芳、黨委副書記王焱、總經理兼總會計師李靜仁、紀委書記卓瑪才讓、副總經理劉大能以及總法律顧問段建樺等等。
空降新兵過后便是老兵出走,公告顯示,貴州茅臺副總經理何英姿也不再擔任公司副總經理、財務總監(jiān)的職務,并調往貴州省擔保有限公司任職。
根據(jù)此前年報顯示,何英姿今年51歲,1968年11月出生,本科學歷,高級會計師,注冊會計師。2001年1月至2011年3月,一直在會計師事務所工作。2011年3月至2018年6月,任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總監(jiān)。
另一位出走的茅臺集團副總經理張德芹,已出任貴州現(xiàn)代物流產業(yè)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
事實上,此次調整只是茅臺人事變動的冰山一角。自2018年5月茅臺集團董事長由李保芳接任以來,茅臺集團已有多次領導層的變動。
2018年7月7日,貴州茅臺發(fā)布公告稱,55歲的李貴勝因病不能履職,不再擔任茅臺公司副總經理職務。緊接著,8月24日,貴州省國資委印發(fā)通知稱,季克良不再擔任茅臺集團名譽董事長、技術總顧問,茅臺集團前總經理劉自力也不再擔任技術顧問職務。
2018年10月31日下午,茅臺集團召開領導干部大會,宣布李靜仁任茅臺集團黨委委員、董事,推薦為茅臺集團副總經理、總會計師,同時建議楊建軍不再擔任茅臺集團總會計師職務。當年11月12日,貴州茅臺公司副總經理王崇琳被調任貴州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董事、副總經理。
中國食品產業(yè)分析師朱丹蓬告訴時間財經,從資本端、產業(yè)端再到消費端,從某種層面上來講,當茅臺的老員工已完成歷史使命并適時離開,對于李保芳打造后營銷時代是非常關鍵的一步。
或與反腐有關
茅臺在白酒行業(yè)已經是“無敵”般的存在,在行業(yè)一片叫好的大環(huán)境下,雖然在資本市場呼風喚雨,但茅臺內部頗不平靜。李保芳上任后,從經銷商大清洗,到整頓定制、貼牌酒,再到的內部反腐,茅臺的改革從未停歇過。
袁仁國從去年突然從茅臺集團去職,一年多的猜測有了定論,今年5月根據(jù)貴州省紀委的通報,袁仁國將茅臺酒經營權作為拉攏關系、利益交換的工具,進行政治攀附,撈取政治資本。這位打造了茅臺黃金十年,讓其站上白酒第一位的爭議人物,最終還是倒在了茅臺身前。
朱丹蓬表示,從袁仁國被查,其實外界也非常清晰地看到,整個茅臺高層里面,包括中層的,存在大量腐敗。李保芳上任之后,針對這種腐敗,整茅臺才開始高層大換血。李保芳入住茅臺一年多以來,從整個頂層設計,再到營銷體系,再到整個組織架構,包括客戶、團隊都進行大面積的整改。
茅臺整治腐敗,對經銷商大刀闊斧的改革可以看出端倪。數(shù)據(jù)顯示,2018年,貴州茅臺經銷商減少437家。今年第一季度,貴州茅臺經銷商總數(shù)加速下降,減少533家,比例高達17.8%。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貴州茅臺國內經銷商數(shù)字為2454家。
這自然很容易讓外界聯(lián)想到,茅臺對經銷商大清洗與袁仁國有一定的關系。據(jù)報道,茅臺集團現(xiàn)任董事長、貴州茅臺董事長李保芳曾深刻反思袁仁國出事的問題。在李保芳反思看來,袁仁國的問題主要出現(xiàn)在營銷環(huán)節(jié)。
隨著袁仁國、其舊部貴州茅臺集團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長聶永相繼落馬,這場反腐“余震”仍在持續(xù)發(fā)酵。5月23日,貴州省紀委監(jiān)委網站再度掛出消息稱,六盤水市公安局盤北經濟開發(fā)區(qū)分局局長、紅橋分局負責人周雪松嚴重違紀違法被“雙開”。
周雪松“落馬”的原因是違反中央八項規(guī)定,違規(guī)收受茅臺酒等禮品。據(jù)統(tǒng)計貴州省紀委監(jiān)委網站顯示,近一年內,已累計有8名官員因茅臺酒的問題被“雙開”。
白酒分析師蔡學飛表示,袁仁國被查以及貴州茅臺內部持續(xù)的一系列反腐動作,肯定能有效打擊市場上的囤貨、炒貨現(xiàn)象,對茅臺酒價格回歸正常水平有一定引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