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教育 >

如何幫助孩子切換“開學模式”?專家提醒:開學綜合征的早期識別和干預很重要

央廣網上海2月22日消息(記者楊靜)今天(22日)上海市中小學正式開學啦!開學前一周狂補作業(yè)、提到上學就不開心、起不來床、上課想睡覺......不少學生玩心未退,“開學綜合征”也伴隨而來。事實上,寒假結束前一周,滬上各大醫(yī)院中小學生“就診小高峰”如往年一樣如期而至,前往就診的孩子集中在心理、呼吸道感染疾病、視力等問題。那么,家長如何幫助孩子調整好自己的狀態(tài),盡可能縮短剛剛開學的不適應期?一起來聽聽專家們怎么說。

“親子開學綜合征”進入高發(fā)期

家長應當掌握正確的方法,才能科學引導孩子

“就要開學了,作業(yè)還沒寫完”、”老師布置的必讀書目還沒有看“、手抄報別忘了弄一下”.......”我家孩子作業(yè)還有一大堆沒寫,學習的時候也總是提不起精神,馬上開學了,我真擔心他跟不上大家的節(jié)奏”,王女士告訴記者,“我們家孩子今年上初二了,眼看寒假過去大半,沒幾天就要開學了,但是孩子在家還是懶懶散散的,作息不規(guī)律,讓干點什么事都依賴性很強,一提起開學,他還有點緊張。我們做父母的不知道應該怎么做才能幫助孩子做好開學的準備,只能干著急”。

“孩子馬上就要開學了,每天五六點就得起床給孩子做飯,準備一天要用的東西,一想到這些事情,我整個人就不好了”,王女士表示,不僅孩子沒有做好準備迎接新學期,自己最近狀態(tài)也不好,整個人都特別焦慮。

開學,不僅給孩子帶來焦慮,父母的焦慮也一點都不輕。如何應對“開學焦慮癥”?專家表示,每年開學前,因為開學焦慮前來就診的孩子不在少數(shù)。這是一種兒童對學校特定環(huán)境的異常焦慮,拒絕上學的一種情緒反應,甚至還有孩子開學前期出現(xiàn)頭暈、胸悶、肚子疼,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如手抖、尿急等癥狀,也就是“開學綜合征”。

家長要對孩子有正確的期望,不要一味追求學習成績的高標準,使孩子感到壓力巨大而產生抵觸和恐懼的情緒。上海仁愛醫(yī)院兒科醫(yī)生范亞可指出,發(fā)現(xiàn)問題后應主動向老師或醫(yī)師尋求幫助,不要逃避,親子之間多多溝通有助緩解彼此壓力。大多數(shù)孩子能在開學后的一個月內逐步適應。

專家提醒:開學綜合征的早期識別和干預很重要

“‘開學綜合征’能夠預防,也能及時控制,家長應當掌握正確的方法,才能科學引導孩子。”上海仁愛醫(yī)院兒科醫(yī)生范亞可專家表示,如果孩子在開學伊始出現(xiàn)輕微的適應不良或情緒不穩(wěn),這提示家長在下個假期要幫孩子做好調整。因為假期既是孩子休整的好時期,也是為下學期打基礎的階段,只有在假期中幫孩子建立起良好的生活與學習習慣,孩子開學后才容易適應。

如何預防和干預“開學綜合征”呢?范醫(yī)生表示,開學前,家長要逐漸調整孩子的作息時間,幫助其慢慢地調整心理狀態(tài),收回假期生活中過于放松的心。家長幫助孩子制定一張與學校生活同步的“安排表”,讓孩子循序漸進的“倒時差”,讓孩子自然地“回歸”到即將開學的狀態(tài)。隨著開學的臨近,有意識地減少帶著孩子去娛樂和放松的次數(shù),同時增多帶孩子去書店和圖書館看書的次數(shù),或進行早、晚身體鍛煉等。

春季傳染病高發(fā),做好預防是關鍵

范醫(yī)生表示:“初春季節(jié),天氣變化反復,人體免疫較弱,加之假期結束,返程務工、人群間的接觸頻繁,將增加疾病的傳播風險。比方說,諾如病毒感染:諾如病毒傳染性強,吃了、喝了或接觸被諾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水和用具都可能中招。春季隨著學校陸續(xù)開學,學生短時間內大量聚集,暴發(fā)疫情發(fā)生風險增大;流感:學校里人群高度聚集,由于兒童屬于易感人群,一旦出現(xiàn)流感病例,極易通過日常學習和活動而引起聚集性疫情;水痘和流行性腮腺炎:兒童是水痘及流行性腮腺炎的易感人群,未接種或未完成2劑含相應成分疫苗接種的兒童都有可能感染。比如說小孩流鼻涕、打噴嚏、淌眼淚了,這種情況一般都是口服板藍根等預防,可一旦有發(fā)熱癥狀了,就需要服用抗病毒的藥物,比如說蒲地藍、金銀花。”

春季傳染病高發(fā),做好預防是關鍵。上海仁愛醫(yī)院兒科醫(yī)生范亞可提醒廣大家長,最近天氣冷熱變化頻繁,應注意給孩子合理搭配膳食、提高免疫力。盡量避免帶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氣不好的地方,避免交叉感染。家里要保持空氣流通,注意室內衛(wèi)生,遠離環(huán)境污染,同時,要加強鍛煉,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逐步調整孩子的生物鐘和生活習慣,幫助孩子“收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學習上。

最新動態(tài)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