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教育 >

教育部:破除“唯分數論” 是新教育評價的剛性指標

中國網北京3月18日訊(記者徐虹 劉佳)在今天發(fā)布的《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以下簡稱《指南》),針對縣域教育評價體系中明確提出,不給學校下達升學指標,不單純以升學率評價學校、校長和教師,不得舉辦重點學校,不公布、不炒作中高考狀元、升學率等要點,對于固有的教育“頑疾”系統(tǒng)布局、重拳出擊。對此,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朱東斌表示:這次把它變成了一個標準,使這個標準更加剛性、更加硬性要求,以充分發(fā)揮我們這個評價指揮棒的作用。

長期以來,一些地方學校包括一些家長確實存在著唯分數、唯升學的不良傾向。朱東斌表示,為了扭轉唯分數、唯升學,就是要破“五唯”。要破,就是要先立,所以我們這次制定《指南》。首先,《指南》以前沒有專門的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標準,這次《指南》出臺,是義務教育質量評價的一個標準和依據,通過樹立科學的評價導向和標準,破除不科學、不合理的評價導向和做法;第二,這次《指南》的評價體系指標,以前基本都有相關規(guī)定,這次幾乎沒有新的要求。但是原來的這些要求,散見于各種教育法規(guī)、教育文件、教育政策當中,這次把它系統(tǒng)化、集成化,圍繞著素質教育的導向,進行了系統(tǒng)設計;第三,針對唯分數論、唯升學率的一些教育頑疾,教育部以前也制定過相關政策和要求,但是不夠剛性,比較柔性。這次把它變成了一個標準,使這個標準更加剛性、更加硬性要求,以充分發(fā)揮我們這個評價指揮棒的作用。

“整體來講,我們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標體系都是圍繞著素質教育的導向,圍繞著扭轉唯分數、唯升學的不良傾向?!?朱東斌解釋,具體來講,幾個指標體系當中還提出了幾個具體要求,比如在縣域義務教育質量評價體系當中,《指南》提出了不給學校下達升學指標,不單純以升學率評價學校、校長和教師,不得舉辦重點學校,不公布、不炒作中高考狀元、升學率這些考查要點,在學校辦學質量評價當中,明確提出了要嚴控考試的次數,不公布考試成績和排名,這些都是硬性要求。考試主要是考察學生的學業(yè)狀況,以此來反饋和改進教學,不能公布考試成績和排名。

最新動態(tài)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