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今年我國存在通脹壓力,那么源頭似可歸因于全球大宗商品價格的飆升。然而,誰又是大宗商品漲價的幕后推手?近期國內釋放出各類調控信號,約談漲價企業(yè)、提高期貨交易保證金和手續(xù)費等措施紛紛落地,這能否有效抑制價格快速抬升?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及其影響未來還將持續(xù)多久?
一、需求拐點何時出現(xiàn)
歷史上,全球需求是影響大宗價格的關鍵變量。今年夏秋季節(jié)美歐有望實現(xiàn)全民免疫,在此過程中經(jīng)濟修復速度將維持高位。之后,隨著與疫前的差距減小,經(jīng)濟修復速度或將趨緩。
其中,美國財政刺激的現(xiàn)金支付高峰期預計在二三季度,四季度將明顯縮量。此外,根據(jù)房貸利率及商品房銷售的領先關系,預計美國房地產投資四季度將由升轉降。綜合PMI等先行指標及市場的一致性預期,全球需求擴張的峰值有望在二季度末至三季度出現(xiàn),大宗價格的拐點或難明顯脫離該區(qū)間。
二、供給約束何時緩解
與過往不同,本輪大宗價格還受到疫情引致的諸多供給約束影響。智利銅產量已連續(xù)十個月下滑,秘魯銅礦產量尚未恢復常態(tài),巴西鐵礦石產量明顯低于市場預期。
當前美歐疫苗接種速率明顯快于秘魯、巴西等原材料供給國家。據(jù)醫(yī)學專家預測,發(fā)展中國家的群體免疫時間至少要等到后年,遠落后于美歐等原材料需求國。未來一段時間原材料供給不足的情形仍將持續(xù)。
三、美元如何影響大宗商品價格
國際大宗商品以美元計價,美元匯率對大宗價格有著重要影響。隨著夏季美國全民免疫時點的臨近以及通脹的抬升,有關聯(lián)儲量化寬松政策退出的預期與日俱增。從歷史經(jīng)驗來看,此時美元容易呈現(xiàn)弱勢,從而對大宗商品價格形成一定支撐。
展望未來,需求修復與供給受限的共振還將維持一段時間,大宗商品價格仍存向上剛性。隨著三季度前后全球需求趨緩,大宗漲價動能或將減弱。不過,原材料的供給約束年內難消除,加之聯(lián)儲量寬政策退出前后美元易現(xiàn)弱勢,使得大宗價格觸頂后降幅或也相對緩和。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漲價預期下的企業(yè)加緊補庫行為以及國內政策調控等,可能會增加短期博弈的復雜性和價格的波動性。
四、基本結論
一是今年通脹壓力似緣于大宗商品價格的飆升,全球需求是其中的最關鍵變量。本輪需求的高點與美歐全民免疫的時間節(jié)點相關。綜合各類先行指標,全球需求擴張的峰值有望在二季度末至三季度出現(xiàn),大宗價格拐點或難明顯脫離該區(qū)間。
二是與過往不同,本輪大宗價格還受到疫情引致的諸多供給約束影響。據(jù)醫(yī)學專家預測,基于疫苗短缺等原因,主要原材料供應國的群體免疫時間至少要等到后年,遠落后于美歐等原材料需求國。供需矛盾的長期存在支撐著大宗價格的剛性。
三是展望未來,需求修復與供給受限的共振還將維持一段時間。隨著三季度前后全球需求趨緩,大宗漲價動能或將減弱。不過,原材料供給約束年內難消除,加之聯(lián)儲量寬政策退出前后美元易現(xiàn)弱勢,使得大宗價格觸頂后降幅或也相對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