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多國央行召開利率決策會議,印度、澳大利亞再次開啟新的加息周期,加入全球央行加息狂潮。
今年以來,全球央行加息次數超過60次。
全球幾十年來從未如此步調一致。為治理通脹,這一輪緊縮周期可能才剛剛開始。
然而,全球經濟增長未來兩年或被滯漲制約。若情況如此,到2024年,全球央行或為改善經濟再次放松政策,開始降息。
央行擔憂通脹持續(xù)發(fā)酵
6月8日,印度央行宣布,將政策回購利率上調50個基點至4.90%。這是印度央行連續(xù)第二個月上調關鍵利率。
印度央行行長Shaktikanta Das在網絡簡報會中表示,通貨膨脹率急劇上升,超出了上限。食品、能源和大宗商品價格仍然處于高點。
值得注意的是,Shaktikanta Das在政策聲明中也不再提及“保持寬松”。
就在此前一天,澳大利亞央行宣布調升其現金利率50個基點,至0.85%,升息幅度之大出乎市場意料。此前,市場預期,澳大利亞央行料加息25個基點。
澳大利亞央行也大呼國內通貨膨脹大幅升溫,央行將盡一切之必要,確保通脹重返目標。澳大利亞央行5月將現金利率目標上調25個基點至0.35%,這是該行自2010年11月以來的首次升息。該行已經為后續(xù)再次加息埋下伏筆,決策委員會預期未來幾個月將采取更多舉措,以實現貨幣環(huán)境的正?;?。
目前市場還在密切關注歐央行是否走向“轉折點”。歐洲央行周四(6月9日)將公布利率決議,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將召開貨幣政策新聞發(fā)布會。
歐元區(qū)5月通脹年率沖到8.1%,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暗示歐洲央行必須出手。
歐洲央行此前已發(fā)出信號,將從7月份開始提高存款利率,并結束其資產購買計劃。市場將密切關注拉加德的新聞發(fā)布會表態(tài),以了解有關加息規(guī)模的任何暗示。如果歐央行今年7月啟動加息,將是2011年以來首次。
全球緊縮周期才剛開始
近期,通脹上升成為全球性的現象,許多國家的通脹率達到數十年來高位,這引發(fā)全球各大央行政策突變,開始甚至加速升息。
在美聯儲主力引領下,這一輪加息潮,范圍之大20年未見。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對央行數據的分析,在過去三個月中,全球政策制定者已宣布上調當前主要利率超過60次——這是自2000年初以來的最高數字。
這些數字表明,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全球央行采取的超級寬松的貨幣政策突然廣泛逆轉,這一趨勢在新冠大流行期間得到進一步推動。
在過去十年中,大多數發(fā)達經濟體的利率徘徊在前所未有的低點附近,在某些情況下甚至為負值。
研究機構凱投宏觀全球經濟服務主管Jennifer McKeown表示,全球各國央行開啟緊縮周期,幾十年來從未如此步調一致。
美聯儲和英國央行都宣布暫停數十年來的超寬松貨幣政策,并通過在會議上連續(xù)加息來應對物價水平的飆升。
但盡管如此,如果按照歷史標準衡量,目前利率水平仍處于低位。經濟學家對此警告稱,近期的加息潮只是全球緊縮周期的開始。
McKeown指出,在全球20家主要央行中,有16家可能將在未來6個月內加息,預計美國和英國的緊縮節(jié)奏最快。
美國已經將短期利率提高至0.5%。專家預計今年將加息七次,到年底利率最高可達1.9%。
不過貝萊德認為,全球加息的總力度最終將被證明是歷史最低水平,因為各國央行選擇忍受通脹而不是壓制增長。
本輪緊縮周期的一系列風險已經開始浮現:多國通脹目前依然維持在高位,但許多業(yè)內人士開始擔心經濟增速可能最終放緩并導致就業(yè)崗位銳減,這是滯脹的典型特征。
世界銀行周二在其全球展望中也提出“滯脹風險”已經“阻礙了增長”,對于許多國家來說,“衰退將難以避免”。
世界銀行已將其全球增長預測從去年的5.7%下調至今年的2.9%,遠低于1月份預期的4.1%。
而橋水創(chuàng)始人達里奧則預測,全球央行將在兩年內,也就是到2024年,美國下一屆總統選舉年再次開始降息,以期在一輪破壞性的滯脹之后重建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