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商韜略 青藍
(資料圖)
被上海一中院以2160多萬元懸賞追捕的李兆會,眼看一年期限將至,卻仍舊沒有下文。
圖片來源:上海一中法院公號
這位前山西首富、前海鑫鋼鐵集團董事長,至今已失蹤七年,是一位聲名狼藉的“老賴”。他的人生可謂跌宕起伏,繼承百億家產后,僅用10年就敗光,留下一堆爛賬和一屁股追債人。
令人好奇的是,李兆會體格特征明顯,國內也有嚴密的天眼系統(tǒng),依然追查不到他的下落。他到底去哪兒了?
時針撥回到2003年1月22日,48歲的海鑫鋼鐵集團董事長李海倉,在辦公室遇刺身亡。
他年僅22歲的胖兒子李兆會,因此中斷澳大利亞的學業(yè),倉促回國,子承父業(yè),接管了海鑫鋼鐵40億元資產、9000多名員工。
海鑫鋼鐵的前身,是李海倉1987年集資40萬元,于山西運城聞喜縣創(chuàng)立的洗煤焦化廠。到了2002年,已成為山西省第二大鋼企、全國鋼鐵前20強、山西最大民企。
接手海鑫鋼鐵的前幾年,恰逢全球鋼鐵市場回暖,李兆會交出了漂亮答卷:
2003年,海鑫總產值超過50億,上繳利稅超過10億,為當地財政貢獻3億。第二年,又上新臺階,總產值70億元,上繳利稅12億,成為全國民企第一納稅大戶。
上任第三年,李兆會登上胡潤百富榜第13位,身家達55億元,比起2003年首次上榜的24億,增長了1倍多。
這樣的成績,讓李兆會自我膨脹起來,對資深元老的“垂簾聽政”也愈加不滿,開始設法“奪權”,將輔佐自己的五叔李天虎、公司副董辛存海調離核心職位。失去了決策機制約束的海鑫更加偏航,內部危機日益發(fā)酵。
“海歸”李兆會,其實一直都看不上“土鋼鐵”,而是更熱衷資本騰挪。
2004年,海鑫鋼鐵旗下的海鑫實業(yè)先后入股民生銀行、華冠科技。其中,海鑫實業(yè)以5.9億元高價接盤民生銀行1.61億股,躍居其第十大股東。
2007年上半年,股市行情暴漲,在股價高點,李海倉拋售民生銀行近1億股,套現超過10億元。憑借此舉,年僅23歲的李兆會身價飆升至85億元,登上山西首富寶座。
不過,知情人士稱,這筆投資成功主要在于李海倉生前的運作。但巨額回報,讓李兆會迷失在了二級市場中。
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底,海鑫實業(yè)頻繁買入興業(yè)銀行、中國鋁業(yè)、益民集團,以及魯能泰山等。此外,李兆會還入股過光大銀行、大連銀行、民生人壽、興業(yè)證券、山西證券、銀華基金等多家金融機構。但這些投資大都收益平平。
海鑫鋼鐵淪為炒股“提款機”的同時,李兆會將重心傾斜到資本運作上,常年在北京“遙控”,將鋼鐵主業(yè)拋在一邊。
2005年以來,鋼鐵行業(yè)因產能過剩進入下行通道,疊加管理不善,海鑫鋼鐵一落千丈。
李兆會接班的第12年,最終敗光了家產,大量資金沉淀在股市,資金鏈徹底斷裂。2014年3月18日,海鑫鋼鐵陷入停產。一年半后,正式破產,被北京建龍集團并購重組。
據山西運城中級人民法院通報,截至2015年5月25日,海鑫集團債權人總計954家,申報債權總額為234.09億元。卷入其中的債權人,包含11家銀行,授信額度高達70多億元。
注:海鑫鋼鐵涉及糾紛前十大案由 圖片來源:天眼查
然而,債務暴雷后,本該天經地義還錢的李兆會卻人間蒸發(fā)了。
李兆會最后一次露面,是在2015年山西運城中院召集的海鑫鋼鐵重整案債權人會議上,此時海鑫鋼鐵已經深陷200多億債務。
但直到2017年12月,他才因一筆逾期未清償的2.16億元債款,被限制出境。此時,他名下已無財產可執(zhí)行,也有債權人指責其早已將財產轉移。
至于他的下落,有人猜測,他整了容、減了肥,依舊生活在國內;但更多人認為,他早已逃到了海外。
不像父輩篳路藍縷的草根創(chuàng)業(yè),李兆會含著金鑰匙出生,生活奢侈,曾擁有私人飛機、奔馳車隊。2010年與明星車曉的千萬婚禮也轟動一時。而這樁婚姻,只維持了不到兩年就宣告破裂。
這樣的秉性和資質,以及倉促被動上任,或許在一開始就為接班失敗埋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