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為期兩天的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年會《中國式現代化:未來經濟趨勢》開啟。連平、盛松成、李迅雷等首席經濟學家、業(yè)內資深人士共議未來經濟趨勢。
談降準
(相關資料圖)
??連平:未來總量工具下調空間更大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連平指出,準備金率下調0.25個百分點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準備金率未來的調整模式會改變過去一次調整0.5個百分點或更多的模式。未來五年、十年或者更長的時間,準備金率很少有機會往上調,可能未來更多的時間是持續(xù)下調。
連平認為,2023年可能向寬松方向調整,可以降準,但是幅度會控制。未來貨幣政策在總量工具、價格工具來看都是有下調的空間,總量工具下調空間更大一些,但是也不會持續(xù)大幅度進行調整。
??盛松成:降準后金融機構資金流動性增加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研究院院長盛松成指出,央行宣布準備金率下調0.25個百分點,本次下調后,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大概是7.8%,資金流動性增加。
為什么現在首先降準,而不是下調LPR?盛松成認為,首先涉及到流動性,同時非常重要的一點是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配合。財政政策發(fā)債、地方政府專項債等主要是金融機構購買。金融機構要有資金才能買,所以要降準。
談貨幣政策
??連平:明年中國貨幣政策操作空間更大
連平指出,貨幣政策還有非常重要的結構性政策,在最近三年來通過再貸款、再貼現這些結構性工具支持重點領域和薄弱環(huán)節(jié),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這種所謂的結構性政策,既有結構性的效應,也有總量效應,本質上來講還是在增加流動性。2023年總的來看貨幣政策配合積極的財政政策,向松調整的基調依然不會改變,它的操作空間比2022年來的更大一些。
??盛松成:貨幣政策應靈活適度
盛松成指出,我國的物價相對來說是比較平穩(wěn)的。物價今年的目標是3%,現在是2%,全年不可能超過3%,這也為貨幣政策的未來留下了空間。近期我國經濟波動比較大,但是隨著各項政策持續(xù)落實,有望回穩(wěn)向上,貨幣政策應靈活適度,支持經濟恢復發(fā)展,保持物價基本平穩(wěn),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wěn)定。
談房地產
??盛松成:LPR下降還是有空間的
盛松成指出,現在金融機構都已經開始介入房地產調控了。以前我們希望把金融和房地產風險隔離開,但現在看來,沒有金融的介入,房地產風險很難化解。
盛松成強調,我國房地產一定會、必須會實現軟著陸,但要有時間,各方面共同努力。所以才會首先是降準,當然,不等于LPR下降沒有空間了,還是有空間的。
??連平:明年房地產市場依然會對整個市場運行帶來一定的下行壓力
連平指出,展望2023年,房地產市場盡管有很多相關的政策支持,尤其是金融方面的政策,但是市場企穩(wěn)步伐明顯放緩。企穩(wěn)逐步回升的過程可能會是比較長的階段,可能會加長一到兩個季度。在2023年,房地產市場依然還會對整個市場運行帶來一定的下行壓力。
??徐高:地產的新模式可以決定未來多年的經濟發(fā)展前景
中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徐高表示,地產的新模式到底是什么樣的,這還需要再觀察。地產其實也聯系到我國的基建,這種新模式可以決定的不僅僅是明年的經濟發(fā)展前景,甚至是未來多年的經濟發(fā)展前景。
??李迅雷:居民家庭理財也不能過多地配置在房地產上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表示,我國經濟正處于轉型當中,這種轉型是市場發(fā)展到一定階段出現的必然結果。隨著房地產的上行長周期結束,居民家庭理財也不能過多地配置在房地產上。
談美聯儲加息
??盛松成:美聯儲加息抑制通脹效果有限
盛松成指出,美聯儲加息抑制通脹效果有限。美聯儲持續(xù)大幅加息對通脹當然有效,但效果是不及預期的,而且加息的副作用已經逐漸顯現。今年10月份美國CPI同比增速高達7.7%,有人認為其相較于9.1%的高點已經大幅下降,但很多人沒有看到一個現象——環(huán)比還是加速上升的。10月份美國CPI環(huán)比增速0.4%,較9月份提高0.2個百分點,說明這么猛烈的加息,加了半年,環(huán)比每個月的物價竟然沒有下降,繼續(xù)上升,這說明效果不及預期。
??連平:美聯儲加息正在朝著尾聲推進
連平認為,美聯儲加息正在朝著尾聲推進,判斷在2023年的一季度應是本輪貨幣政策整個收緊過程的尾聲。美聯儲可能于今年、明年分別再加息一次,而且加息的幅度也會減弱,比如0.5個百分點,50個基點,或者25個基點。
連平進一步指出,美聯儲貨幣政策明年由緊到松,對我國貨幣政策帶來的壓力將逐步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