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周二,烏克蘭境內最大的大壩被炸毀,目前其下游地區(qū)正在遭受洪水侵襲;
【資料圖】
②該大壩破壞事件將造成巨大的損失,預計將對烏克蘭農業(yè)、工業(yè)、能源系統產生沖擊,此外還將威脅到扎波羅熱核電站的正常運行。
當地時間周二,流經烏克蘭的第聶伯河上,一座被視為蘇聯工業(yè)杰作的大壩決堤,導致下游洪水泛濫。
該大壩是卡霍夫卡水電站的一部分,位于烏克蘭的赫爾松地區(qū)。其高30米,長3.2公里,始建于1956年,是烏克蘭最大的大壩,其庫容全球排名第二。
據分析,該大壩屬于重力壩,普通火炮與炸彈很難破壞其結構。因此,該大壩被炸毀是一件精心策劃的襲擊活動,但目前為止,沒有確切證據指明黑手是誰。與去年震驚全球的北溪管道被炸事件雷同,大壩被炸毀一事也被俄烏雙方用來互相指責。
多重風險
比北溪更為悲慘的是,由于大壩決堤,導致赫爾松地區(qū)已成澤國。據烏克蘭政府稱,目前超過四萬人被困洪水之中,此外,第聶伯河沿岸多達70個城鎮(zhèn)正面臨危險。洪水將在周三達到頂峰。
而除了造成水災,大壩被毀還意味著烏克蘭供水系統紊亂,農業(yè)用水和黑海半島工業(yè)所需的水資源,包括飲用水都可能出現短缺。此外,該大壩被毀也降低了北克里米亞運河的水位,而此運河為克里米亞提供了85%的用水資源。
周二大壩被毀當天,全球小麥和玉米價格走高,因烏克蘭大量土地將因水災而無法從事農業(yè)活動。農業(yè)專家指出,洪水短期將造成糧倉和設備損害,導致烏克蘭糧食庫存和產量下降。
烏克蘭能源部還指出,赫爾松地區(qū)的能源設施也受到威脅,赫爾松市近萬名居民已經斷電。
一工程師模擬的卡霍夫卡大壩決堤帶來的影響,可以看到大壩下游地區(qū)大部分綠色的田地都被洪水覆蓋。
更大的災難則在于位于大壩上游約100英里處的扎波羅熱核電站,其是歐洲最大的核電站,而其冷卻水依賴于卡霍夫卡的水庫。
烏克蘭核能機構Energoatom表示,卡霍夫卡水庫的水對于扎波羅熱核電站的渦輪電容器和安全系統運行來說是必要的。但聯合國核監(jiān)督機構和烏克蘭官方目前都稱尚未發(fā)現直接的核安全風險,正在密切監(jiān)測情況。
此外,赫爾松地區(qū)也是俄烏交戰(zhàn)的戰(zhàn)區(qū)之一。烏克蘭官員警告稱,洪水可能會卷走地雷和其他彈藥,并使其漂向其他被淹沒的城鎮(zhèn)。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哀嘆道,這是一場巨大的人道、經濟和生態(tài)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