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晚間,光伏膠膜龍頭福斯特(603806.SH)發(fā)布了2021年年度報告,其營收首次破百億。
2021年公司實現營收128.58億元,同比增長53%;實現歸母凈利21.97億元,同比增長40%;實現歸母扣非凈利潤21.40億元,同比增長40.7%。
福斯特業(yè)務包括兩大塊,一是光伏材料業(yè)務,即光伏膠膜和光伏背板。另一個則是以感光干膜為主的電子材料業(yè)務 。
其中光伏封裝材料常年貢獻公司主要營收,2021年光伏封裝材料帶來超122億元的營收。其中,2021年,福特斯共計銷售光伏膠膜9.68億平米,光伏膠膜帶來115億元的營業(yè)收入;銷售光伏背板6822.14萬平米,帶來7.26億元營收。
那么何謂光伏封裝材料?這不外乎光伏玻璃、光伏膠膜、光伏背板三種。光伏膠膜是光伏組件封裝不可或缺的材料,其充當著粘結劑的作用,將上下表面材料(通常是玻璃和背板)與電池片相連接,從而保護電池片免受水汽和機械損害。
光伏電池的封裝過程具有不可逆性,一旦電池組件的膠膜、背板開始變黃、龜裂,就會導致電池失效報廢。因此,即使光伏膠膜在光伏組件總成本中的占比不高,卻是決定光伏組件產品質量、壽命的關鍵性因素。
隨著全球雙碳目標的推進,光伏行業(yè)越來越受到各行各業(yè)及各種資本的關注,市場的目光從原來的組件端逐步下沉到光伏產業(yè)鏈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自2021年以來,有多家企業(yè)分別在硅料、硅片、電池片、組件、光伏膠膜、光伏玻璃、逆變器、光伏樹脂等環(huán)節(jié)發(fā)布了大量的擴產計劃。
福斯特也不例外。
公司表示,2022年要加快光伏膠膜和光伏背板優(yōu)質產能的擴張。2022年,公司加快實施“滁州年產5億平方米光伏膠膜項目”、“嘉興年產2.5億平方米光伏膠膜和年產1.1億平方米光伏背板項目”和海外光伏膠膜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力爭年內新增光伏膠膜產能3~4億平米,光伏背板產能6000萬平米,為更大規(guī)模的組件制造時代儲備產能。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實控人林建華在減持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自2020年開始福斯特股價一路上揚,林建華一路減持。該實控人不僅通過股票減持,還通過可轉債減持。2019年和2020年通過發(fā)行可轉債,公司共募集了28億元資金,該實控人憑借著無條件配售資格獲得相應數量的配售,而后減持可轉債,轉頭套利6.41億元。
2021年以來,林建華更是大肆減持。
2021年2月8日福斯特發(fā)布公告稱,截至公告披露日,林建華減持4450.66萬股公司股份,占此次減持計劃股份數96.39%,占公司總股本5.78%,減持總金額33.05億元。
2021年8月30日,福斯特公告,實控人林建華擬減持2853.31萬股公司股份,約占公司總股本的3%。值得一提的是,福斯特2021年8月30日盤中剛剛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觸及167.08元/股的高點,當日最終報收164.66元/股,總市值達1566億元。按照減持數量和公告當日收盤價估算,林建華此次減持套現近47億元。